CategoriesRebo的康纖日記

血糖震盪,不只是糖尿病的事!

血糖震盪,不只是糖尿病的事! 圖片來源:sozaitarou

你我每天都在經歷,卻常常沒察覺的健康陷阱

提到「血糖」,你會聯想到什麼?多數人可能會說:「那是糖尿病的人才要擔心的事吧!」但事實上,血糖起伏其實跟每個人都息息相關,就算你沒有糖尿病,也可能每天都在經歷「血糖震盪」,卻渾然不覺。

吃完甜食覺得快樂又有精神,過沒多久卻開始昏昏欲睡、腦袋打結、情緒低落?這些不是單純的「午餐過後疲倦症候群」,而是你體內的血糖過山車正在急速滑落。

(延伸閱讀:血糖檢測都正常,為什麼糖化血色素還是過高? )

什麼是血糖震盪?

當我們吃下高糖或高升糖指數(GI)的食物時,血糖會迅速飆升。為了平衡血糖,身體會分泌大量胰島素來將血糖降下,但有時這反應會「過頭」,讓血糖降得太快、太低,接著你會感覺:

  • 無力、疲倦、想睡覺 
  • 情緒暴躁、焦慮、無法專注 
  • 很快又餓,特別想吃甜的或澱粉類食物 

這種過程就叫做血糖震盪(glucose spike & crash)。即便你不是糖尿病患者,也會經歷,而且反覆發生的話,還會影響情緒、代謝與長期健康。

為什麼血糖震盪你也該在乎?

1️⃣ 會讓你吃更多、瘦更慢

血糖大起大落會讓你更快感到飢餓,特別是對「甜食、澱粉」的渴望。這是一種生理反應,因為身體誤以為你缺乏能量,就會想讓你補回來。結果就是——你會不自覺地吃下更多熱量,影響體重控制與脂肪累積。

📌 一項發表在《Cell Metabolism》的研究指出,血糖震盪大的受試者在餐後會更快感到餓,之後也攝取了更多熱量。

2️⃣ 情緒、專注力全面受影響

你有過下午兩點開始打哈欠、焦躁、腦袋轉不動的經驗嗎?這常常就是血糖驟降的訊號。

研究發現,餐後血糖劇烈起伏會影響大腦神經傳導物質的穩定性,導致情緒不穩、注意力分散、甚至出現所謂的「腦霧(brain fog)」。

📌 根據《Nutrients》期刊,長期高GI飲食與焦慮、憂鬱傾向有顯著關聯。

3️⃣ 就算血糖值正常,也可能有胰島素阻抗

你可能會說:「我的健檢報告血糖都正常啊!」但現代營養研究已經指出:血糖震盪的幅度,比絕對值更傷身。

當身體經常需要大量分泌胰島素來應對暴衝的血糖,久而久之可能導致胰島素阻抗,讓你更容易囤積脂肪、增加慢性病風險。

(延伸閱讀:血糖穩定≠糖化血色素正常?90%的人都搞錯了! )

4️⃣ 會加速老化與身體發炎

頻繁的血糖震盪會提升身體的發炎反應與氧化壓力,這些都是老化與慢性病的加速器,包含心血管問題、膠原蛋白流失、甚至腦部退化疾病。

你可能每天都在血糖震盪,卻沒察覺!

看看你是不是中招了?

  • 早餐不吃或只喝一杯拿鐵+可頌 
  • 下午嘴饞來杯含糖飲或手搖 
  • 晚上累了一整天,忍不住點了炸雞加啤酒 
  • 減肥時節食、空腹喝果汁或只吃水果 

這些看似無害的習慣,其實都會讓你血糖像雲霄飛車般劇烈起伏。

如何穩定血糖、讓身體不再疲憊?

好消息是,穩定血糖比你想像的簡單,只要幾個小改變就能做到!

✅ 1. 改變進食順序:蔬菜 → 蛋白質 → 澱粉

這樣可以延緩糖分吸收速度,避免血糖飆升。

✅ 2. 避免空腹喝含糖飲料

空腹喝含糖咖啡、果汁會讓血糖直線上升,建議搭配高纖食物或在正餐後再喝。

✅ 3. 換掉精緻澱粉

用糙米、地瓜、藜麥、全麥吐司等「低GI」食材取代白飯、白麵、蛋糕。

✅ 4. 餐後動一動

飯後快走10分鐘,就能幫助肌肉吸收血糖,讓血糖曲線更平緩。

✅ 5. 降低對甜的依賴

有些人真的「戒不掉甜」,這時可以借助味覺調節法——像是使用「康纖莓」這類天然味覺調整水果,它可以讓酸味變成甜味,減少對精緻糖的攝取。

(延伸閱讀:每天攝取多少糖才算『健康』?這個數字99%的人都超標! )

戒糖 vs. 聰明控糖 一圖看懂

小結|穩血糖=穩能量=穩健康

血糖穩定,不只是糖尿病的事,而是你我每天都該關心的「隱形健康指標」。
穩定血糖,就等於掌握了能量、情緒、專注力、體重控制、甚至青春與抗老的鑰匙。

與其追求極端飲食,不如從「讓血糖少坐過山車」開始,給自己一個更輕盈、更穩定的身體狀態。

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,也歡迎分享給正在減重、總是疲倦、或常常嘴饞的朋友們。從穩血糖開始,我們一起養成更聰明的飲食習慣!

【康纖莓】神秘果乾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